close
蘋果酵母養了五天, 氣泡已經有源源不絕的感覺, 在想, 應該該搬家了...
於是燙洗了另一個大玻璃罐, 裝了點溫開水, 等溫開水涼些時, 舀進幾大匙的高筋麵粉.
然後將蘋果水倒進去, 有篇講葡萄酵母的網文說可以連果肉放進去.
原本也掉進了兩塊蘋果果肉, 後來覺得其他蘋果果肉上的酵母被棄養了, 很可憐... 所以也都倒進去了.
又加了幾大匙的高筋麵粉, 使整個麵粉液體不會太稀, 也不會太濃, 大約是筷子沾起來後, 不會快速流掉的感覺..
這樣講好像還是不清楚, 用個較噁心的說法, 像濃鼻涕一般.
調好後, 用保鮮膜封包, 用橡皮筋束緊, 再在保鮮膜上戳幾個小洞.
從調蘋果糖水開始, 我就沒照著查到的配分來調, 原因之一是沒找到蘋果的配方...
依我的理解...
第一個階段, 主要就是用水提供一個酵母可移動的生活空間, 用糖供給更多的養份, 讓蘋果裡的天然酵母活躍起來.
第二個階段, 取得上一階段的液體內的天然酵母, 改以高筋麵粉餵養牠們, 使牠們繁殖得更多.
用高粉的餵養程序, 粉太少的話, 牠們一下子就吃完了, 太多而太濃的話, 空氣排不上來.
太少太稀也會有不容易看到氣泡的可能 (一下子就排到頂端而消失)
第一或第二階段, 全程都要注意衛生, 如果養出來的不止酵母菌, 也養出霉菌之類的, 那就糟糕了.
我調好後, 牠們大約佔了新家的三分之一左右, 時間是22:10
到了今天早上07:00, 間隔近九個小時, 已經澎漲到大約三分之二處了, 裡頭一大堆氣泡呢!
而且味道很香, 有著做土司時發酵的香味和蘋果酒的香味, 不過酒精感比較弱了, 蘋果水時的酒精較刺鼻些.
於是燙洗了另一個大玻璃罐, 裝了點溫開水, 等溫開水涼些時, 舀進幾大匙的高筋麵粉.
然後將蘋果水倒進去, 有篇講葡萄酵母的網文說可以連果肉放進去.
原本也掉進了兩塊蘋果果肉, 後來覺得其他蘋果果肉上的酵母被棄養了, 很可憐... 所以也都倒進去了.
又加了幾大匙的高筋麵粉, 使整個麵粉液體不會太稀, 也不會太濃, 大約是筷子沾起來後, 不會快速流掉的感覺..
這樣講好像還是不清楚, 用個較噁心的說法, 像濃鼻涕一般.
調好後, 用保鮮膜封包, 用橡皮筋束緊, 再在保鮮膜上戳幾個小洞.
從調蘋果糖水開始, 我就沒照著查到的配分來調, 原因之一是沒找到蘋果的配方...
依我的理解...
第一個階段, 主要就是用水提供一個酵母可移動的生活空間, 用糖供給更多的養份, 讓蘋果裡的天然酵母活躍起來.
第二個階段, 取得上一階段的液體內的天然酵母, 改以高筋麵粉餵養牠們, 使牠們繁殖得更多.
用高粉的餵養程序, 粉太少的話, 牠們一下子就吃完了, 太多而太濃的話, 空氣排不上來.
太少太稀也會有不容易看到氣泡的可能 (一下子就排到頂端而消失)
第一或第二階段, 全程都要注意衛生, 如果養出來的不止酵母菌, 也養出霉菌之類的, 那就糟糕了.
我調好後, 牠們大約佔了新家的三分之一左右, 時間是22:10
到了今天早上07:00, 間隔近九個小時, 已經澎漲到大約三分之二處了, 裡頭一大堆氣泡呢!
而且味道很香, 有著做土司時發酵的香味和蘋果酒的香味, 不過酒精感比較弱了, 蘋果水時的酒精較刺鼻些.
用燙洗過的筷子攪一攪, 一堆氣泡跑上來, 麵粉液又降了回去, 感覺變稀很多.
又加了幾大匙的高粉, 讓麵粉水濃度保持著, 可不希望我下班回家時, 牠們都餓昏了呢..
不過也怕回家時, 看到麵粉水溢出來 @@
全站熱搜